不斷做自我探索到自我教練的自己
既然做生涯規劃與發展事業,我怎麼找到定向跟發展自己?
我想用不一樣的方式說我的生涯故事,畫出學涯歷程、職涯歷程兩張圖後,發現我還真是蠻勇敢、喜歡挑戰自我、又喜歡創造新事的人。
我的學涯有兩大成長線
第一條是大學唸了師範學院初等教育,走入了教育領域。
第二條是決定不當國小老師,非常努力考上淡江教育科技研究所,從此離開小學教育。
我當然也花了時間探索自己,嘗試了很多沒有成功的事情。但是我通常在做了之後會覺察更多的自己,設定下一個目標,然後就去努力做。
所以我發現在學生時期,我就養成了不少未來職場上可以遷移的能力。例如:專案計畫與時間管理、創造很多以前沒有人做過的事情、教育與教學設計專業。當然,很基本的Word、PPT、Excel是一定要會,我還學了影音編輯、Captivate數位教材製作軟體,這些硬技能也不能少。
進入職場後的職涯歷程就更有趣了,我曾經有兩條分岔路:
第一條--我是新鮮人時,曾經有企業V.S公部門的選擇,當時的我還不會職涯規劃,但是憑著對自己的覺察,選擇了走入企業,而且薪資比較少一點,但我沒有後悔,繼續往前行。
第二條--顧問公司業務主管V.S企業HR歷練,為了換取更大的職涯發展空間,我毅然決然放棄累積的客戶、年資,轉換Inhouse跑道,重頭開始。
我有三個快速成長期:
繪製此圖的時候,我發現這三個時期有三個共通點:(1)三年以上(2)付出一些代價(3)有代表作。
第一個快速成長期--為了補足沒有企業管理的專業,我強迫自己每天晚上讀一小時的企管書籍,讓自己可以聽懂人資主管的語言。克服沒有那麼喜歡做陌生開發的天性,堅持每週做一點。
第二個快速成長期--適應工作節奏沒那麼快的企業文化,堅持提一個案子修改16次,長達半年的Proposal。因預算不足,自己上場輔導專任講師,成就他人更成就自己。
第三個快速成長期--個人認為這是我當主管多年管理能力成熟的階段。最大的成長是開始自己教課,從無到有建構人才發展體系,贏得國家肯定。
有趣的是,在很多的歷練跟成長下,其實我32歲拿到GCDF證照後,才確定長期職涯願景,並花了7年的時間有實務,在今年出來創業。當然這過程還有生涯歷程因素交雜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。
我想要鼓勵青年人才,要勇於尋求專業人士的諮詢與建議,會少繞很多路,我的幾段歷程都有師長貴人相助,算是幸運!不過我想是因為我蠻敢虛心請教,而且請教後還有幾乎百分百的執行力。
Sylvia是一個奉行「行動」的人,但我非常了解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性格,所以才有職涯教練存在的價值,就是要職涯路上,陪各位每一段時間走一段路。
「創業」應該是我第三條分岔路,有興趣可以上我個人臉書閱讀貼文。鄭詩穎 | Facebook
Comments